备受关注的新高考改革将在今年继续推行。除了更多省份将迎来考试制度的变化,考试内容纳入综合素质也成为了明确的新趋势。
4月15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教育部要求,2019年进一步深化高考改革,稳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
教育部要求上海市、浙江省积极推广以招促考、以考促教、以教促学改革等方面的典型做法。上海市、浙江省是最早展开新高考改革试点地区。
在2017年展开改革的第二批省份,教育部要求北京市、天津市、山东省、海南省要加强改革协同,积极借鉴试点经验。对于辽宁、广东等确定在2018年启动改革的省份,教育部强调要结合本地实际,科学制订高考综合改革方案,精心做好方案发布和宣传解读工作。
在制度改革继续深化的同时,高考的命题方向也开始做出调整。教育部明确要求,高考要减少单纯死记硬背的知识性考察,2019年高考命题要充分体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求。考试加入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方面的内容,已经是必然的命题趋势。
综合素质不仅将加入高考的考试环节,还将从中学阶段开始被记录、评价。教育部表示,全国将推进高中综合素质档案使用,并将与高校招生挂钩。
综合素质档案由中学负责记录、完善,将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方面的表现。综合素质档案将用于保送生、自主招生、综合评价招生试点、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艺术体育类专业、运动训练和民族传统体育、高职院校分类招考等。
除了上述的几类综合素质,体育也将加入高校组织的保送生、自主招生和高职院校分类招考等考核。教育部表示,体育测试项目可由高校自定,而测试成绩将作为录取的重要参考。
不再“一考定终生”、不再只用分数评价一个人,这已经成为近年高考改革政策明确的方向。然而,综合素质所包含的内容较多,而高考必须为综合素质给出可操作的评价方式,并且还要适用于来自差异较大的城乡地区各类考生。
目前,教育部要求有关高校要遵循人才培养规律,研究制订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及使用办法,并提前向社会公布。如何制定合适的综合素质的评价标准,这成为新高考改革在落地阶段的关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