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包分配”?2025高考这四类大学火了~

2025-07-23 11:27:33    点击:4346


“宇宙的尽头是编制”,这句流行语在当下的高考报考热潮中得到了生动印证。越来越多的考生和家长将目光投向了能提供稳定就业保障的院校,这一趋势不仅体现在毕业生的就业选择上,更直接反映在高考志愿填报的热度变化中。

01

编制岗位成“香饽饽”


麦可思 2025 年就业蓝皮书数据清晰地展现了这一趋势:在 2024 届本科待就业毕业生中,除了 43% 仍在积极求职外,有 24% 的毕业生选择准备考公考编。这一数据背后,是体制内岗位持续走高的就业满意度。

数据显示,2024 届本科毕业生在政府机构、科研或其他事业单位就业半年后的满意度达 88%,2019 届本科生毕业五年后在同类单位的满意度为 87%,均高于在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及民营企业的就业满意度。

这种高满意度并非偶然,往往与体制内单位提供的工作稳定性、适度的工作压力、完善的福利保障、清晰的职业发展空间以及相对舒适的工作环境密切相关。

在就业市场竞争加剧、“35 岁焦虑” 普遍存在的背景下,这种确定性和稳定性对考生及家长的吸引力愈发显著。



02

四类“包分配”大学分数高涨


行业背景高校


以北京电子科技学院、上海海关学院、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学院、中国消防救援学院为代表的一批院校,因其由国家核心部委或机构直接管理,办学目标与特定行业需求紧密对接。

毕业生主要输送至对口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如海关、外交系统、机要部门、消防救援体系),成为考生追捧的对象。此外,水利、电力系统的各类高校也因行业稳定性高而热度攀升。

以 2025 年江苏省提前批数据为例,北京电子科技学院最低投档分达 657 分,位次 2618,较去年提升超 1100 个位次;

上海海关学院物理类最低分657(位次2618),超过去年“985”高校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部在江苏的最低录取位次(位次2662)。



   军校


军校作为国防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学生在读期间即拥有军籍,毕业后直接入伍、定岗定编、统一分配,吃住保障及晋升路径清晰,不仅意味着稳定,更承载着一份荣耀。

2025 年军校报考热度空前,虽官方权威数据尚未发布,但从媒体报道来看,各省报考人数增幅显著,军检资格线大幅提高。

以江苏省提前批为例,国防科技大学(物理类)最高录取分达 671 分,已接近清华、北大热门专业的分数线,充分体现了其吸引力。



警校


公安系统岗位的稳定性和保障力,使得警校报考热度持续攀升,录取分数与位次水涨船高。网友调侃的 “985 干不过 110”,以及称江苏警官学院为江苏 “第三所‘985’”,虽为戏言,却也反映了其热度。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等校的公安类专业毕业生,大多可通过公安联考进入编制,成为正式警察。

2025 年江苏省提前批数据显示,各大警校录取分数普遍超过 600 分,部分专业组创下历史新高,其受追捧程度可见一斑。



新型研究型大学


除了上述对接体制内岗位的高校,一些新型研究型大学也因 “包就业” 的承诺而使考生报考热情高涨,录取分数线远超预期。

深圳理工大学为例,作为去年第一年本科招生的 “双非” 高校,其招生负责人承诺首届学生 “包就业,就好业,高新科技就业,高质量就业”。

当年该校在广东省的录取分数线高位运行,最高分达 664 分(对应排位 1107 名),最低投档线 624 分(对应排位 9667 名),超过了华南理工大学,追平了中山大学的最低录取线。

这类新型研究型大学,还包括大湾区大学、宁波东方理工大学、福建福耀科技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上海科技大学、西湖大学、康复大学等共 8 所。

普遍采用 “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国际化” 的办学路径,聚焦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等国家战略前沿领域,通过与头部科技企业深度合作(如华为、宁德时代、比亚迪等),构建 “入学 — 培养 — 就业” 闭环,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就业保障。



从 2025 年高考录取趋势可以清晰地看出,家长和考生的心态正在发生转变:相比过去一味追捧 985、211 的名校光环,如今更多人将目光投向了就业的稳定性和确定性。

在经济形势复杂、就业压力加剧的背景下,“能稳稳工作几十年” 的 “包分配” 高校,自然成为了报考的热门选择。




奖学金、助学金!14种资助政策,上大学必看→
“毕业包分配”?2025高考这四类大学火了~
高考604 分放弃本科选高职?这个“铁饭碗” 升学路,考生和家长必看!
重点关注!高中生如何停止精神内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