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对于许多考生来说,是人生中最为关键的一年,也是决定高考成绩最关键的一年。这一年的努力与付出,将影响着他们未来大学专业的选择,乃至今后的职业方向规划,那2025年想要考入985、211等重点大学,各科考多少分才有希望?
从2024年各省市高考投档分数线来看,大多省市的考生想上个好点儿的重点大学,分数大多需600分及以上。
根据历年高校录取情况,汇总整理了上不同层次的学校各科大概需要考取的分数,不同省市有所区别,仅供参考~
高考试题当中,80%都是属于中等类型和简单的类型的题目,也就是说,基础部分的题目是600分。学生想要拿到这个分数,各科应该怎么分配分数?如果自己没有目标,则可以根据以下的建议,制定自己的计划。
本文汇总整理了高中九科目标分数及备考建议,以供考生家长参考。
语文是一门需要日积月累的学科,它同其他学科一样,也有自身的知识系统,建立清晰的知识脉络,是一轮复习阶段备考工作的重点。
一、把握基础,善于查找
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包含字音、字形辨析,词语运用、名篇名句的默写以及病句修改等内容,在一轮复习的过程中要重视夯实基础,多背诵多练习,这样才能达到熟能生巧的境界。
二、重视阅读,培养习惯
乌申斯基说过,“好习惯是教育力量的基础。”因此,在语文的学习中,我们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把阅读变成我们每日必须完成的一件事情。
三、规范写作,勤于练笔
每年的高考语文,被议论的最多的是作文,各地的作文题目都会在考试结束后登上热搜榜,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在复习写作的过程中,要注意:
1. 素材积累,与阅读融会贯通。
2. 从小处着手,善于联想。
3. 勤于练笔,培养个人风格。
1. 重视基础和通性通法
在老师讲新课之前,学生要进行预习,通读相应教材,带着问题听课。要掌握教材中所有的例题、习题,那是几十年沉淀下来的精华,蕴含着通性通法,也是我们用数学语言表述问题的模板,高考重点考查进一步学习的必备知识,重视基础性。追求偏、难、怪题和特殊解题技巧,已不符合当前的高考要求。
2. 养成独立思考习惯,提升学习能力
要积极独立思考,主动学习,争取在老师说出答案之前形成自己的解决方案或解题思路,重点听老师和自己的解法的差异,择优汲取,或重点听自己思路受阻的原因和突破难点的方法,课后还要加大思维量,加强理解,深入思考,真正转化为自己的能力。高考考查的是知识所承载的关键能力,并且还要向学科素养提升,考查的已不是“解题”,而是考查“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只停留在听的层面,靠刷题,已远远不能满足新高考的要求。
3. 重点提升运算求解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
现在学生在考试中丢分,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马虎”,其实运算也是推理,“马虎”的根本原因是思维的不严密。养成独立思考和深入思考的习惯,发展思维的全面性与深刻性。要能在思路受阻时进行灵活的调整与变通,也是良好的意志品质和思维品质的表现,要有意识地培养和提升。今年试卷中所有的解答题,都与运算的准确性和运算策略有关。
4. 重视积累素材,形成科学合理的答题策略
建立错题本(好题本)。每周大练习前,要浏览错题本,避免在本次大练习中出现同样的错误。另外,要珍惜每一次大练习机会,都当做在高考考场上答题,紧张而严肃,并逐步修正和调整,尽快形成适合自己的有效的答题策略。
1.培养阅读习惯和锻炼阅读能力
众所周知,近年的英语高考语篇多数选自英文报刊杂志。学生应注意培养多渠道接触原汁原味文章的好习惯,更加熟悉此类文章的语言特点、常用词汇和文体特征,日积月累的学习才会真正有助于提高语感和语言思维能力。
2.立足教材学习,夯实语法基础知识
语法填空和短文改错两道题目都针对基础词法和句法进行考查,学生们要以教材为依托,立足教材文本和学习活动,打牢语法基础。
3. 加强词汇能力的养成
词汇直接影响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是英语语言能力的基础。因此,学生需要加强词汇学习意识,包括:加强重点词汇的音形意用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加强构词法知识的积累和学习;主动建立话题语境下的词汇网络;加强词汇的熟词生义的理解能力等等相关能力。
4.循序渐进,逐步提升书面表达能力
建议学生重视写作词汇和佳句积累,学习不同文体的开篇和结尾表达方式。整合多样的学习活动,把阅读、听力等语言学习活动和写作结合,提升表达的准确性、连贯性等。
物理一轮复习主要是以章节为单元来进行复习。在这个阶段里,要全面复习教材,掌握基本概念、规律和解题技巧;要重视对物理状态、情景和过程的分析。
一、夯实基础,抓主干
备考中,只有把基础知识落实,把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掌握得扎扎实实、清清楚楚,才能在解题时信手拈来,应用自如。
二、掌握方法,提能力
在备考中,要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提升解题能力。
要注重研究考试、分析题型,以基础题训练或提炼方法,养成正确的解题习惯(一般程序:文字→情景→模型→过程特征→规律→方程→数学解→物理判断)。
物理的基本分析方法大概有10种:受力分析、运动分析、过程分析、状态分析、动量分析、能量分析、电路分析、光路分析、图像分析和数据分析。每一种分析方法都要熟练掌握。
三、复习实验,会变通
能独立完成"知识内容表"中所列的实验,并着重从中领悟物理实验的设计思想、所运用的科学方法、规范的操作程序及合理的实验步骤。
1.注重基础——注重课堂,注重教材
在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实验操作、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等。
2.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每一个学科都有自己独特的用语和解答问题的习惯。用化学学科的思维习惯和方法去阅读。要从宏观(大量粒子集体表现)和微观(粒子自身结构)两个方面去认识化学物质的性质和化学反应的规律,用变化的思想和平衡的观念去思考化学问题。
3.学以致用——从化学视角认识世界
化学是与社会生活、工农业生产等联系紧密的科学,要习惯于从化学视角去认识我们的吃、穿、住、行等。
4.提升自身的理性思维能力
新高考,势必要从材料信息的丰富性、试题要素的灵活性、解题路径的多样性等方面增强试题的开放性,今年的几套高考试题中对这几个方面都有所渗透。在今后的化学学习中,我们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理性思维能力,活学活用。
1.针对基础性要求,培养考点意识
生物学科是一门概念学科,含有大量的学科名词、概念,其基础性主要体现在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应用方面。为此,要注意回归教材,对核心概念进行分解和重构,利用关键词把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复习时,预测考点和易错点,并加强针对性训练。
2.针对综合性要求,培养网络意识
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将零散的知识连点成线,连线成面。同时注意发散思维,既要依托于教材,又不要被教材的形式束缚。而是要大胆打破章节甚至模块的限制,将相关知识进行充分整合。
3.针对应用性要求,培养情境意识
在进行高考复习时,尽量以真实情境为载体,综合运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以实验探究情境和生活实践情境为主,同时不要忽略生态环境和科学史相关情境。
4.针对创新性要求,培养创新意识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创新是中国考试评价体系对高考考查的要求,更是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每一个人都要拥有的必备品质和核心竞争力。进化论告诉我们,被动适应只能被淘汰,主动求新求变,不断自我迭代,才能迎接新时代的挑战。
1.对知识的掌握——做到微观在胸,宏观在握,努力提升对学科知识的整合程度及整合能力。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知识包括四个必修模块:经济、政治、文化、哲学,对不同模块的基础知识都要做到准确理解,深化对主干知识的把握。抓住不同模块知识本身的内部逻辑特点,构建知识网络体系,具备“一览众山小”的宏观把控能力,学习中要加强对学科知识的“纵向延伸”,即沿着某个知识点向深度、细节和难度方向延伸;同时加强“横向延伸”,即本学科不同知识之间的整合。学科素养低的学生通常掌握的只是一堆孤立、零散的学科知识;学科素养高的学生,其所学知识经过内化于心,能够成为结构化的、被整合的知识。知识只有被整合、被结构化,才能达到有效创新,才能被综合运用,才能应对真实情境的挑战。
2.对能力的提升——积累专业语言,培养专业思维,不断提升运用本学科的思维方式观察世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想政治综合性非常强,横跨人文和社会科学两大学科群,其内含的经济学、哲学、法学、政治学等每一个模块都是一门独立的学科,都有着自己的一套话语体系。高中生提高学科素养就要不断提高自己专业语言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即能运用专业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能把非专业语言转换或“翻译”成专业语言,能运用本学科孕育出来的思维方式观察和描述世界,分析和解决问题。
3.对素养的要求——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学科保持生命力的根本,也是学生必须具备的素养。
高考试题既关注紧贴时代热点的宏大叙事,又关注日常微观生活中的热点现象。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关注年度间国内外重大时事,还要了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一定要关注时代发展, 试题呈现国家近年来步入新时代、贯彻新理念取得的巨大成就,平时要关注身边变化,感悟时代发展,认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
4.对试题的训练——在对的时间做适合的题,加大反思力度,做好归纳总结。
什么题是适合的题?答案是有针对性的题。一轮复习打基础,要侧重基础训练;单元复习侧重整合与提升,可以做一些中上等难度的试题;期中期末复习侧重查漏补缺与系统梳理,可选择做一些最新模拟试题和综合试题;高考复习,侧重实战演练,必须多做高考真题。章节知识的归纳与反思、典型试题的归纳与反思、错题的归纳与反思、大型考试后的归纳与反思等,养成反思的好习惯,从他律走向自律,从自律走向自觉,这是提升学业成绩的最佳途径。
一、全面复习教材知识
考试内容覆盖考纲范围的每一时段,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等。由于政治史内容分值高,应作为复习的重点。
二、加强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通过剪报、阅读、摘记、写概要等方法扩大知识面,拓宽视野,开阔思路,提高文字表述能力。
三、联系时政热点,加以分析。
以历史知识、观点为基础,使热点和历史知识之间做到有机的联系。
1.关注课程标准,依据课标抓住学习重点、攻克学习难点。
2.重视基础,落实基础,强化基础。务必做到透过表象深究本质。
3.“听懂”不是真懂,能给别人讲明白才行。
平时问很多学生上课听明白没有,都说听懂了,可是一到做题什么都不会,就其原因,这中间欠缺的就是落实。我认为最好的落实就是亲身经历,亲自体验知识的输出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犯一些错误,然后就能不断修正。没有这个过程,你根本觉察不到自己可能出现的错误,落实必须趁热打铁。
4.学习时间长短不是衡量学习效果的关键,关键是有效思考!思考的核心是洞悉知识之间的因果关系,这是建立知识体系的关键。
5.阅读能力是应对目前高考最重要的品质。阅读,就是快速理解到位的能力。只有强化阅读能力的培养,才能提升获取与解读信息的能力,达到培养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的目标。“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可以在阅读能力中体现。平常训练中为精准理解题意,应做到读题至少二遍以上。
6.目前高考越来越与实际生活接轨,只有平时多关注身边事,多思考身边事,多用地理视角和地理思维去看世界、想问题,你地理的“任督二脉”才易打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