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国家十五五规划选专业,这4大类专业,未来就业一点不愁

2025-11-07 09:05:53    点击:4264


2025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正式发布,为未来五年国家发展绘制了详细蓝图。

其中,“十五五”规划中提到了着力打造新兴支柱产业。实施产业创新工程,一体推进创新设施建设、技术研究开发、产品迭代升级,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探索多元技术路线、典型应用场景、可行商业模式、市场监管规则,推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什么是“4+6”产业?

4大支柱: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

6大未来产业: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6G

对于即将面临高考志愿填报的学生和家长而言,这份规划不仅是国家发展的风向标,更是专业选择的指南针。接下来跟随小编一起来看——


想“稳妥就业”?
盯紧4大支柱产业




新能源

“十五五”时期,我国将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该体系以非化石能源为供应主体,化石能源为兜底保障,新型电力系统为关键支撑。到“十五五”末,新增用电需求将绝大部分由清洁能源满足。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重中之重,需要大力发展新型储能,保障绿电“发得出、电网接得住、终端用得好”。

就业方向:风电/光伏/储能企业的系统架构师、电网智能运维工程师、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工程师。




新材料

高新材料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基石。特别是在“卡脖子”的高端材料领域实现突破,对于保障产业链安全至关重要。规划建议打造新兴支柱产业,明确要加快新材料等集群发展。我国化工新材料整体自给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在政策驱动下,各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将迎来发展机遇。

就业方向:高端制造企业材料研发工程师,专注攻克芯片、航空等领域的材料难题。




航空航天

航空航天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体现,属于要抢占的科技制高点之一。发展方向以建设航天强国为引领。未来将更加强调原始创新和跨领域协同,并深化人工智能技术在卫星研发、应用全流程的融合。

就业方向:航天科技、中国商飞等“国家队”的工程师,参与火箭、卫星、大飞机研发与制造。




低空经济

低空经济被定义为“新兴支柱产业”,是带动经济增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之一。涵盖范围主要包括以无人机为代表的各类航空器的研发制造及运营服务,如物流运输、空中交通等,产业链条长,应用前景广阔。

就业方向:无人机公司系统工程师、城市空域管理规划师,开拓低空物流与交通网络。


想“抢占先机”?
提前布局6大未来产业


”十五五“规划中提出“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推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6G)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它们不仅是科技发展的最前沿,也正在加速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如果选择这些相关专业,你就站在了未来产业的风口上,有机会亲身参与全球科技竞争,助力国家实现技术跨越。

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量子计算、量子通信等,未来可能在加密通信、超算等领域带来突破。

生物医学工程:涉及生物制造、医疗设备等,推动医疗技术更智能、更精准。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注清洁能源技术,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之一。

智能科学与技术:探索人机交互、智能机器人等,应用场景从医疗康复到日常生活都很广。

信息与通信工程:研发下一代通信技术,未来将构建更高速、更融合的网络世界。

这些专业代表着未来的发展方向,既有政策支持,也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早进入这一行,更容易抢占先机,不管是做科研还是就业,选择空间都很大,非常适合对前沿科技有好奇心,喜欢探索未知的同学。

注 意:

别追“模糊热门”:“人工智能”太空泛,选“Al+具体产业”的方向(如 Al+无人机、A1+生物制造)更实在;

不忽视“技能认证”:厦门试点“一试双证”,考一个证书同时拿行业认证和政府认可资质,就业更有底气;

关注区域产业特色:京津冀学航空航天长三角学新能源、珠三角学低空经济,本地院校往往和龙头企业绑定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