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公布的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高校等几所高校虽然没有完整的预算数据,但是从科研经费等数据来看,这些高校投入规模不会小。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近三年预算经费如下(空白处表示未查到相关数据):
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是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核心任务。本部分重点来看看第四轮学科评估和近三年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ESI数据。
2017年12月28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第四轮评估于2016年在95个一级学科范围内开展(不含军事学门类等16个学科),共有513个单位的7449个学科参评,全国高校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有94%申请参评。根据评估结果,共有460所高校9不含科研院所)的5112个学科获得分档排名(位列前70%)。
从高校获得的三种A类学科(含A+、A和A-)来看,浙江大学共有39个学科入选,入选数位居全国第一。清华大学共有37个学科入选,位居全国第二。北京大学共有35个学科入选,排名全国第三。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四川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也有15个以上学科入选,表现不俗。
相比之下,部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没有获得A类学科,这也使得这些高校在未来的发展中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第四轮学科评估数据如下(按照A类学科数进行排序;ESI数据来自科睿维安):
ESI评价指标作为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评价的重要参考指标,近几年备受重视,越来越多的大学把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数量定为发展目标之一。
本部分青塔整理了2016年7月、2017年7月和2018年7月共三次ESI综合排名和学科排名数据。从统计数据来看,大多数一流大学建设高校ESI综合排名保持增长态势,部分高校综合排名增长幅度很大,包括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相对来说,大多数高校前1%学科数变化不大。
高层次人才建设
过去几年,随着双一流建设的持续推进,高校人才竞争越来越白热化,特别是院士、千人计划、长江学者、杰青和优青等高层次人才成为各大高校争夺的焦点。
过去三年(2015年9月—2018年9月),两院院士增选了2次,长江学者增选了3次,国家万人计划人才增选了2次,杰青、优青和青千则分别增选了3次。青塔对上述几类高层次人才数据进行了汇总统计。
从统计数据来看,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三年间高层次人才增幅明显,其中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表现抢眼,三年内高层次人才增选数量都超过了200人次,远远将其他高校甩在身后。
此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和南京大学增选高层次人才数量也在100人次以上,表现不俗。
相比之下,郑州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和中央民族大学等高校高层次人才增选数量较少,都不足10人。三年内42所高校顶尖人才入选情况如下(两院院士增选为2015年和2017年共2次,长江学者增选了3次(2015年度、2016年和2017年度),国家万人计划人才增选了2次(第二批和第三批),国家杰青(2016年、2017年和2018年),国家优青(2016年、2017年和2018年)和青年千人(第12、第13和第14批次)。其中2017年度长江学者和2018年国家杰青为公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