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报结束后,最好再进行检查,安全退出系统10分钟后再次登入网页,如果所填信息无误才表明志愿填报工作完成。
考生和家长在填报结束后,一定要妥善保管好网报密码,防止丢失和泄露。逾期不得再登录修改,不上网填报志愿的考生按自动放弃处理。
为避免临近截止时间前网络拥堵、停电、计算机损坏等意外情况,建议考生在志愿填报截止时间30分钟前完成志愿修改。
一般情况下,各批次报名考生可在下一个批次录取前,查询自己的录取结果。
建议考生和家长要随时关注教育考试院的录取动态,每年都有填报志愿失误,没有被录取的情况,后续可以参加征集志愿。征集志愿是最后的救命稻草,错过了就真的没机会了。
很多家长对征集志愿存在误解,以为征集志愿的学校都不好。其实不然,有些名校也会出现在征集志愿名单里,原因可能是报考人数不足,或者有人放弃了。
征集志愿的时间窗口很短,通常只有一到两天。你必须时刻关注省教育考试院的官方通知,一有征集志愿的消息,立刻行动。
提前把孩子的分数、排名、意向专业都整理清楚,一旦征集志愿开始,马上就能填报。很多人就是因为准备不充分,错过了征集志愿的黄金时间。
记住一句话: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征集志愿虽然是最后一次机会,但也可能是你人生的转折点。
各类特殊类型招生,比如军队院校、公安类院校,司法类院校等的面试、体检等环节将陆续进行。报考考生一定要留意相关信息,及时按照文件要求完成面试、体检等环节。
志愿填报完,招生办和院校联系我们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通过手机。有时候,你的专业需要调剂等特殊情况的时候,院校会拨电话咨询,如果你的手机关机了,欠费了,或者外出旅游信号不好等情况下一直联系不上,这时为了不耽误时间(招生工作是非常繁重的)和整个录取流程,可能影响到志愿录取。
千万不要认为高考查分结束后,就再也用不到准考证了。后续的录取结果查询、通知书领取以及大学新生报到时,都可能用到准考证,因此一定要妥善保管好高考过程中的各种证件。
9月份你就要去上大学了才发现自己的身份证已经过期,那时候买车票或取车票、进站等都成了问题!所以要提前检查身份证是否即将过期,及时重新办理。
一、有些高校会开办一些邀请学生和家长参观校园的活动,这时候也请谨慎观察询问,是否真正的是高校活动,谨防被骗。
二、收到假的录取通知书年年有,所以,我们就必须学会鉴别录取通知书的真伪。
最直接的鉴别方法如下:
①你的志愿中没有填过的学校,寄来了录取通知书,那肯定是假的。
②一切让你交费的行为,那肯定是假的。
如果收到是你报考学校的通知书,最好也要这样鉴别
①查录取真伪
进入招生办正规渠道查询详细的录取信息,看是否和录取通知书上的一致。包括录取学校名称/专业/层次等。
②查学校真伪
可在教育部网站/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本身招生考试院等官方网站查询,高校是否具有普通高等学校学历教育资格。
③查学籍真伪
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学籍学历注册管理规定,新生入学后要和省级招生机构进行信息核对,核对无误后,考生可在本校及学校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的学籍注册网上查询自己是否已取得了学籍。需进全国普通高校学籍查询系统网址查询学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