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强化重难点——争取高考的20%
我们知道高考是有区分度的,它会用一些较难的题目来选拔更优秀的学生,所以在这些难题上我们要争取尽可能多得分!
这些用来区分考生的题目我们需要从两个层面进行攻克。一方面,我们需要从知识层面上对每个考点、知识点进行学习分析,尽可能地掌握完整知识结构内容,了解更多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才能不慌张,用知识深度解决难题。
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从解题技巧上对于这类题型进行个性化分析,属于一种非知识层面的技巧性能力,有些题解决的时候是需要一些灵感的,我们在分析答案的时候也会去想,为什么答案能想到这一步呢?这就需要我们去揣摩答案的思考路径,在题目条件中找到对应,或者说找特例对照,这些都是帮助我们在解题的时候找到思路的方法。
因此,四月的大家,就需要系统性分析不同类型的问题的思考技巧了,相信你积累的技巧越多,在高考中遇到新题的时候就越不会担心,心态保持得更好,最后拿到的分数也就越高!
5月冲刺训练——临场发挥到极致
一方面我们需要营造仿真的高考考试环境,要求自己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高考考场上的任务。另一方面,我们要训练自己的做题速度和准确度,要更多地在做对题目上下功夫。通过一次次地训练,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做题节奏。
所谓的“急中生智”也不过是平时的积累!正是通过一次次地冲刺训练,让我们能够达到可以应对高考的水平。这一时期其实就是培养我们应对高考的应试习惯的重要阶段。将我们平时积累的一些应试技巧运用得更加熟练一些,例如蒙题的技巧、特殊值检验等小窍门!
此外,一些考试的习惯也很重要,审题的时候要圈出重要信息;草稿纸要像卷面一样整洁的好习惯也是十分必要的,帮助我们快速检查是否有错误!
语文:三步登顶法
1. 晨读积累:制作文言实词和文化常识记忆卡片,利用晨读时间强化记忆,为文言文阅读和古代文化常识题打下坚实基础。
2. 阅读提分:掌握小说、散文的答题公式,针对“作用题”进行重点训练,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文本,提升阅读答题能力。
3. 作文出彩:建立素材库,让作文论据更加丰富、有力。
数学:四维突破术
1. 基础夯实:确保基础题“零失误”,每天进行小题速练,巩固基础知识和运算能力。
2. 中档攻坚:对中档题进行题型归类训练,建立“条件反射”,看到题目就能迅速找到解题思路。
3. 压轴冲刺:重点突破导数、解析几何等压轴题,掌握“破题三板斧”,提升解题技巧。
4. 规范答题:对照标准答案进行答题步骤训练,确保步骤分应得尽得。
英语:五环学习法
1. 听力常练:保持“耳感”,每天进行15分钟精听训练,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2. 阅读攻坚:每天精析3个长难句,突破长难句理解障碍,提升阅读理解水平。
3. 写作提分:准备不同文体的个性化写作模板,让写作更加得心应手。
4. 词汇积累:重点突破“熟词生义”,扩大词汇量,提升词汇运用能力。
5. 真题研读:对近三年的高考真题进行深度研读,把握命题规律和趋势。
物理:模型解题法
1. 模型构建:建立核心知识点模型,如板块模型、电磁感应模型等,理解模型的原理和应用场景。
2. 限时训练:将选择题答题时间控制在25分钟内,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性。
3. 实验突破:掌握必考实验要点,熟悉实验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
化学:三轮进阶方案
1. 专题突破:针对工业流程、实验探究等重点专题进行专项训练,提升解题能力。
2. 错题攻克:开展易错题集训,如离子共存、化学平衡等易错知识点,查漏补缺。
3. 考前聚焦:掌握化工流程答题模板,规范答题语言,提高答题得分率。
生物:记忆 + 应用
1. 教材深挖:进行教材挖空训练,重点记忆黑体字部分,夯实基础知识。
2. 实验提升:掌握6大实验原则,学会设计实验、分析实验结果。
3. 概念辨析:对易混概念进行对比分析,如细胞凋亡与坏死,避免混淆。
历史:时空定位法
1. 大事梳理:制作中外历史对照大事年表,构建时空框架,清晰把握历史发展脉络。
2. 答题规范:掌握原因类、影响类等题型的答题公式,规范答题思路。
3. 热点联系:开展周年大事专题复习,将历史知识与热点事件相结合。
地理:图表破解术
1. 图表突破:重点掌握等值线图的判读技巧,学会从图表中获取有效信息。
2. 区域认知:熟悉世界和中国典型区域的特征,提升区域分析能力。
3. 答题规范:采用要点化、术语化的方式答题,提高答题质量。
政治:热点 + 模板
1. 时政聚焦:关注时政热点,积累时政素材,为答题提供有力支撑。
2. 模板运用:掌握措施类、意义类等题型的万能句式,提高答题效率。
3. 概念辨析:辨析宏观调控三大手段等易混概念,避免答题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