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命题以新情境下的问题解决为重心。学生能否应对和解决陌生的、复杂的、开放性的真实问题情境,是检验其核心素养水平的重要方面。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试中,新情境可以有多种类型,包括:学习情境、生活情境、社会情境和学术情境四个方面。多维度地创设试题情境,考查学生新情境下如何解决问题,有利于检测和评价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水平。
新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认为“学生能否应对和解决陌生的、复杂的、开放性的真实问题情境是检验其核心素养水平的重要方面”。历史高考命题新情境中的学术情境“指历史学术研究中的问题,如历史学家对某一历史问题有多种看法等”。
1.试题命制的主要思路
(1)客观题命制思路:给出学者的论点,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立论或驳论,也可提出自己的观点。具体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①所涉史事的来源从教科书内变为教科书外。如2022年山东高考第2题引入云梦秦简《日书》中关于善马标准的规定,考查军事战争对相马术发展的影响。
②扩大问题的选择性与开放度。如2022年浙江6月选考第4题引入历代职官的演进,考查不同朝代职官的排序。
③增加异质学术情境的数量,提供不同时代、语境、立场、视角或观点的学术情境。如2022年湖北高考第2题引用关于秦汉历史的记述,考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2)主观题的命制思路
①给出学者的观点,要求判断支撑该观点的证据。如2022年山东高考第16题,要求结合隋代政区改革的史实分析说明材料观点。
②给出学者的事实叙述,要求推测其意欲得出的观点。如2021年山东高考第16题提供多角度史料,要求分析说明北宋继续以开封为都城的利弊。
③给出多个学术观点,要求对其合理性做出判断。如2020年山东高考第16题,根据提供的三幅人口密度图判断对应的朝代并说明理由。
2.试题解答的应对策略
(1)关注两类知识。指针对特定历史事物的具体史论和针对客观历史进程的抽象的、概括的史论。学术情境试题多与具体的史论知识紧密相关,以重要的历史理论为依托。
(2)遵循学术路径。历史研究成果通常具有较强的逻辑结构与层次性,在因果关联的论证上,权威的学术成果更为突出。不同的学术成果可以为试题命制提供不同的视角和范围,同一个学术成果也可以设计出不同层次的关联性问题。
(3)加强史学阅读。围绕课程标准核心内容,了解史学研究的重要动态以及关键问题的权威研究成果。
历史生活情境的创设,使试题贴近现实、贴近学生生活。新课标规定:“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这需要我们多关注政治、经济、文化热点问题,关注学生身边的事情。新课标强调在试题设计上要注重情境化,要让学生在情境中思考答题,在答题中感悟历史。
1.试题命制的主要思路
(1)生活情境相对淡化了学科语言、图像等,与书本知识有一定的距离,是按照事件真实情境呈现的,重在考查知识技能迁移问题。如2022年湖北高考第4题,引入宋初和唐末五代关于《百家姓》的不同排序,考查门第观念的影响。
(2)从现实出发,回溯历史,探究历史,形成对现实问题的正确认识,提高改造现实世界的能力。如2021年山东高考第16题引入多元史料,要求分析北宋定都开封的利弊。
(3)“以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的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情境为载体”,来解决学生“在个人生活、家庭生活、社区生活中遇到的与历史有关的问题,如在倾听长辈的回忆、观看影视剧、游览名胜古迹时遇到的问题”。如2021年湖南高考第6题引入每年冬至节清宫例行的八旗官兵滑冰活动的场景,考查民族间的民俗交融。
(4)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培养学生应当具备的良好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科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思想观念、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健全的人格。如2022年全国乙卷第42题引入东汉时期史书关于良吏的事迹记载,考查汉代的社会治理。
2.试题解答的应对策略
(1)关注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理念。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突出素质教育评价,落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注重考查学生的美学素养和劳动意识,引导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生活情境命题应选取日常生活、工业生产、国家发展、科技进步等实际问题,将审美情趣、健康理念、崇尚劳动等方面融入考查范围。
(2)关注重大社会现实问题。如:生态问题和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和公共安全(防疫),扶贫攻坚与小康社会,医疗与公共卫生、国家制度和社会治理等,从历史视角拓展或深化对这些问题的理解认知,形成热点问题冷思考的思维加工,契合了我国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和世界文明多元化的社会热点,以达到以史为鉴和以史论今的目的。
近年来社会史研究日渐兴盛,成为史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社会生活史观”也逐渐融入高中历史新课程。高考命题创设社会情境,指对社会问题的历史考察,包括社会风俗的来源、国际争端中的历史背景问题等。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高考试卷体现出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时代特色。
1.试题命制的主要思路
纵观近几年新高考命题,创设社会情境命题出现的形式可谓丰富多变。高考通过对社会生活史的考查,引导学生关注民众特别是普通人和社会的变迁,从而体现新课标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
(1)从命题题型上看,以选择题型出现的较多,2022年的湖南、浙江、山东、湖北、广东等各地高考卷均有出现。非选择题创设命题较少,如2022年广东高考第17题考查明代白银货币化的价值及影响。这大概与新旧高考平稳过渡以及新课程对社会史知识涉及较少的考量有关。
(2)从命题形式上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以社会史作为情境考查政治、经济、文化内容。如2022年湖北高考第17题,以历代农书为载体,考查古代农业科技的特点及南北方农业生产的异同;2021年江苏高考第5题,考查乾隆年间商业发展影响社会风气;2021年北京高考第1题,考查古代祝岁习俗体现的礼仪教化与伦理秩序。另一类以社会史为情境考查社会史知识。此类命题近几年出现甚少。
2.试题解答的应对策略
(1)调整理念,转换视角。高中历史教师首先要调整理念、转换视角,改变以往偏重政治史的习惯,高度重视社会生活史,主动调整教学策略。教师运用社会生活史观的主要观点,重新建构知识体系,宏观上围绕衣、食、住、行、社会风俗等热点领域构建社会生活变迁的基本知识框架,再从微观切入,深入探讨各种民俗变迁出现的原因,且不能局限于教材已有的结论,引导学生对这些生活现象出现的原因进行深入探究。
(2)锻炼学生运用社会生活史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引导学生以社会生活史观为线索,用新的视角去审视社会历史。社会生活史观的特点是以“由下而上”的视角观察和研究政治领域、经济领域和文化领域之外的社会领域的历史现象。更要依托于课本的基础知识,将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启发学生从历史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作出成熟而理智的判断。
学习情境是指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诸如史料、图表、历史论述、史论等问题,其核心是作为学科基础的史料,因此,学习情境的实质在于史料情境,而这一情境恰恰是传统的以课本为依托的知识导向的薄弱之处。针对这一点,近几年来新高考命题在史料与问题的结合与考查的视角上做出了新的调整。
1.试题命制的主要思路
新高考命题通过创设学习情境,使学生掌握进入高等学校后在面对与学科相关的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情境时,能够有效地具备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必须的知识。高考试题以此为依据,注重创设合理、合适的考查情境。
(1)选择题中通过创设史料、图表、历史叙述等学习情境,考查学生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在一定的时空背景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素养。如2022年山东高考第1题,以战国时期田齐法家的主张切入,考查法家思想的特点;2022年广东高考第4题,以李觏和张载的不同争论创设情境,考查儒学复兴的背景。
(2)综合题中设置学者不同的学术观点,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设计,既考查学生史料辨析与历史解释的能力,又能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理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学会从史学家的观察视角去审视问题、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批判性思考问题的能力。如2022年浙江6月选考第28题,通过荀子和老子的不同观点创设情境。
2.试题解答的应对策略
(1)入情入景是前提。入情入景就是读懂材料,即审题,审题一定要做到“三看三思”:一看时间、空间,界定答题范围;二看否定、肯定,确定答题方向;三看关键词语,明确内涵外延。认真思考每一个备选项,是否符合历史史实;是否符合题干要求;是否符合必然的逻辑联系。
(2)合情合理是关键。合情合理就是甄别信息,历史情境必须符合常识,新课标倡导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理念在高考题中早有渗透。在做情境式选择题时,学生要善于提取有效信息,排除无效信息。
(3)情理结合是依据。这里说的“情”就是试题提供的材料,“理”就是所学的历史理论、历史规律。情境题归根到底考查的还是知识,所以读懂材料,联系教材,迁移运用,找准切入点,将材料反映的内容同相关知识进行有机组合,知识转化要准确、客观、情理结合,才能做出有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