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传颂千古。今值中秋节日,兴之所至,乃效阿西莫夫注莎士比亚、弥尔顿注文坛泰斗名著之举,试注斯词如此。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科学注解《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月球本身并不发光,不少欧洲人曾误以为达·芬奇率先于15世纪提出月光来自月光。其实,中国西汉末年成书的《周髀算经》即已提及“月光生于日所照”。
把酒问青天:地球大气对红橙色光散射最轻微,对蓝紫色光散射最强烈。“天”呈青色或蓝色,即系地球大气对太阳光中不同颜色的成分散射效果各异所致,在没有大气的星球上更是如此。
不知天上宫阙:从地球上看,觉得月亮在“天上”,宇航员在月球上又看见地球在天上。其实,从天文学的立场看,地球和月亮都是天体。泽观测者置身于某一天体上时,他就觉得自己“脚踏实地”,其他星球则皆在“天上”。
今夕是何年:地球上的“一年”是地球绕日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月球作为地球的卫星,随地球一起绕日运行,故“月球年”的长度和“地球年”相同。
我欲乘风归去:“风”是大气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没有大气的地方便无风可言。欲“乘风”在地月之间旅行,其实是不可能的。
高处不胜寒:月球没有大气和海洋的节,因而昼夜温差极大。如果没有特殊的装备,那可不光是“不胜寒”,而且还会“不胜暑”。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月球表面重力仅约为地球到面重力的1/6,故宇航员在月球上行动显得优雅飘然。
千里共婵娟:此句原说亲人远隔千里,还能共享明月清辉 。世上不同经度的地方, 在同一时刻看到的天象互有差异——这就是“时差”。例如,当北京明月中天时,在伦敦月亮却尚未东升。“千里”之外的亲友例未必真能“共婵娟”。
升学指导网:www.sxzd360.com
用科技改变教育,让学习与选择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