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考生和家长在择校时,往往会面临不知从何入手的问题,那么如何才能快速了解一所高校呢?除了我们经常谈到的985、211高校,或者双一流高校之外,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各位考生和家长可以参考。
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东北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等,这些都是教育部直属院校。
像国家信息部、民委、妇联、工会等国务院部属单位主管院校。
一般都是省教育厅主管院校。
②民办院校:如燕京理工学院、武昌首义学院、无锡太湖学院等等。③独立学院:如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等。
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校,属民办性质,其中一些独立学院与校本部共享教学资源。
④中外合作办学:如西交利物浦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上海纽约大学等。
从办学实力上来说,要考察院校规模——占地面积、建筑面积、专业设置数量、在校人数、拥有多少两院院士、有多少正副教授。学校的硕士点、博士点,发表学术论文、科研成果的级别数量,有多少国家重点学科、特色专业、图书馆藏书数量、这些是衡量一所高校学术实力的重要依据。
以武汉大学为例:占地面积5187亩,建筑面积262万平方米,在校学生总计57886人,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43个,博士学位授予权二级学科250个,博士后流动站32个,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5个,共覆盖了29个二级学科,另有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7个,国家培育学科6个,从这些角度可以看出院校的实力水平。
每所高校无不打上历史和时代的烙印,有其一定的历史发展和时代变迁,要搞清楚它的来龙去脉,前世今生,大部分优秀的大学都是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邃的。
以同济大学为例:同济大学始建于1907年,是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在上海创办的德文医学堂,翌年改名为同济德文医学堂,1923年正式定名为大学,1927年成为国立同济大学,是中国最早的七所国立大学之一。1952年,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圣约翰大学等高校土建系、科、组并入同济大学。1996年原上海建材工业学院、上海城建学院并入同济大学,2000年原上海铁道大学与同济大学合并,2003年原上海航空工业学校并入同济大学,由众多兄弟院校强强联合。由此可见同济大学的深厚底蕴。再强势的院校也有弱项,再弱势的院校也有强项。择校时还要考察院校的特色,这个特色就是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独具个性的东西,是人无我有,人有我强的东西。比如有些院校既不是985也不是211,但院校实力不一定差。还有一些高校,行业特色鲜明,比如一提到建筑,立马想到的是: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东南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这些建筑老八校;一提到机械,立马想到“机械四小龙”:湖南大学、吉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燕山大学。
因为一个城市的社会人文环境,对孩子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眼界、气场、甚至就业可能都会有所影响。当然,像北上广这样的城市,很多高校录取分数很高,还要量力而行,不要极端、眼高手低。
高校排名是按照一些综合指标进行的位次排序,一定程度反映了高校的综合实力,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要提醒大家不能太依赖排名。
就业率就是高校每年毕业生当年找到工作岗位的比例。我们上大学的目的之一,是要走向社会谋生,所以选择院校不能不考察下该校的就业率。当然,也不要过度迷信,只做参考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