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专业名称越高大上越好?并不是!过来人建议:越朴素越好!

2024-12-10 08:37:30    点击:4820

高考志愿填报是每年高考学子和家长的头等大事,而且近几年明显可以看到,考生家长越来越看重专业。让考生家长自己根据分数挑几个学校,一般难度不大。但上大学读哪一个专业,这是技术含量非常高的一件事,也是考生家长比较犯难、非常关心的一个话题。

热门专业年年都会吸引大批考生填报,而且很多高校为了让考生报考,硬是把很多本来冷门的专业包装得非常高大上。

什么专业是热门的?所谓热门专业就是报考的人数较多的专业。我们知道,无论是高校的录取分数线,还是各个专业的录取分数线,并不是高校预先“制定”出来的,而是考生“报”出来的

填报某专业的考生越多,专业受到追捧,分数线就高,形成热门专业;相反,填报某专业的考生越少,专业受到冷落,分数线就低,形成冷门专业。

在大环境的浮躁下,很多高校无法独善其身,经常推出一些花里胡哨的专业,吸引考生报考,只看名字,比较唬人,比如智能XX、XX科技、智慧XX,典型的比如金融科技、智能感知、智慧照明、智能仪器、绿色化工……

当然,并不是说这些专业不好,不让大家报考。而是说这些专业名字带有一定程度的包装,甚至包装过度,让考生家长乍看之下,感觉高大上,但上面这些专业的本质还是自动化、机械工程、电气、仪器、化工等。

不管是由于名字好听,还是真的热门。由于不同时期的所谓热门专业常常反映出暂时性的时代特征,因此热门专业虽然分数线很高,但是未必一定是最好的专业。比如曾经热得不得了的生物学专业,分数线非常高,但是就业情况并不理想。

但是很多家长考生容易忽略这一点,不知道专业背后的实质是什么,只会被狂拽炫酷吊炸天的好听的专业名字所震撼,仿佛拿到了财富密码,一劳永逸。


↓ ↓ ↓


想搞清楚这些专业的实质,★ 最有效的方法是去看相关行业的招聘。

比如金融科技这个专业,是不是给人很牛的感觉,仿佛为金融科技部门量身定做的,实际上什么情况?

打开银行的招聘信息,可以看到,相关部门基本上只面向计算机、软件、数学、统计学、大数据 等专业,没有所谓的金融科技,但也不是说金融科技不能应聘,关键还是看你是不是达到用人单位的技能标准。




想搞清楚这些专业的实质,对专业名字的包装,还体现在以下方面:

 ★  第一:大类招生分为实验班类和专业大类两种。

学校实行大类招生的优点很明显,对考生而言,缺点也很明显:把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打包在一起,不报也得报。还可以明显提升学校的最低录取分。有效防止冷门专业把投档分拉低。

比如把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及仪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包装成“工科试验班”。你想学机械,对不起, 不能单独报,只能报工科试验班,将来进入大学后好好学习才有可能分流到机械,不然只能被分到材料专业。


★ 第二:给冷门专业包装好听的名字。

越来越多的学校把冷门专业,或者比较普通的专业加上信息、互联网+、新型、新兴、绿色 之类的前后缀,比如绿色化工与生物医药。

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迷惑”作用,但本质上还是化工、材料、地球物理、测绘、遥感等传统工科,比如某些学校的招生计划。

精英、培优、试验、绿色......


这个学校做得更加“完美” ↓ ↓


这波操作实属惊呆了,各个专业名字如果不是本校学生丝毫分不清。反正动辄就是”+”,全部改得紧跟社会潮流。不得不说招生部门的对专业包装的大智慧。

但是请注意,绝对不是对这些学校有成见,也不是讥讽,面临困境时要允许学校做出应对方法,也相信这些学校是为了学生好,改进教学理念,尽可能让传统学科和热门行业挂钩,让学生的竞争力越来越强,上面列举的好多专业本身也是不错的。

但对于考生家长来讲,在选择专业的时候,考生首先看到的就是专业名称。一般来说,专业名称是对一个专业所学习和研究的内容的高度概括,因此专业名称当然是考生必须了解的最重要的信息。

但是由于上面这些“迷惑性”的因素存在,还有一些名称十分相似的专业,对于初次涉及志愿填报的考生和家长来说,仅仅从字面意思去理解专业,很难准确把握其内涵。


↓ ↓ ↓


这里只是提醒考生,如果你确定想学或者不想学某个具体的专业,面临这种情况时就要拨云见日,剥去包装和修饰语,找到最核心的专业,因为毕业证和学位证上只会写最朴素最原始教育部规定的那些看起来不怎么高大上的专业名字。

怎么看清楚?去看它的培养方案、主要课程。名字可以随意包装,但主要课程是不会有本质的变化的。主要看关键词,各种形容词和修饰语都尽量忽略,直接找到核心的关键名词。比如XX实验班(生工高精尖班),生工就是核心词语,本质就是生物工程嘛。

以往的志愿填报中,的确有考生因此填错了专业,给入学后的学习或毕业求职造成麻烦。所以填报时一定要琢磨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