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考只是预赛,报志愿才是决赛!志愿填报必看的四个优先原则!

2024-06-27 16:25:51    点击:5265

俗话说,高考是“七分考,三分报”。其实,高考只是预赛,报志愿才是决赛!在各种文体比赛中,没有任何选手只重视预赛而轻视决赛。而考生和家长中,只重视高考,而轻视报志愿的却大有人在,更为严重的是考生和家长却浑然不知志愿填报的重要性!这是因为,高考是集体统一行动,特别有仪式感,自然会让人重视,而报志愿则是单兵作战,分散行动,所以更考验每个家庭的自觉和智慧。

考生和家长对待高考和填报志愿的这种不同态度,在时间和精力的花费上表现得最为明显:为了高考拼搏三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而无怨无悔,但是报志愿,大多数只用三周时间(从高考结束到提交志愿表)甚至更短,有的只有一周(从出分到提交志愿表)的时间,还不能全身心投入。

每年都会有高分考生因为志愿填报不合理,导致录取结果不理想,不得不高分低就,甚至无奈地去复读;当然,也有家长能够运筹帷幄,在考分差强人意的情况下,因为志愿报得好,使孩子的高考之路事半功倍。

由此可见,高考不仅要考得好,志愿还要报得好,即使没考好,也要报得好!因为,考多少分,代表了考生的实力,报志愿与录取这两项工作就是让考生的实力与大学的实力相匹配。从一定意义上讲,志愿报不好,即使高分也“白考”!


规划志愿填报的四个优先原则:


1.职业优先原则

此原则最适合那些职业理想非常明确的考生。例如就是想当老师、或医生、或会计、软件设计师……,那么报志愿就应该从这一职业出发。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你的职业理想是中学英语老师,那么:

第一步,找出与这个职业直接对口的专业,即英语专业。

第二步,找出开设这个专业的学校。学校太多了,怎么取舍?

☆ 首先是用分数取舍,即重点关注自己的高考分数有可能达到的院校,包括那些可上可下的大学,除此之外,与自己分数不匹配的更高或更低的学校就可以不予考虑了。

☆ 其次是分类取舍,开设英语专业的大学很多,类别有师范大学、外国语大学、综合性大学等,请按照哪类大学毕业后更容易当上中学老师进行排序取舍。

如果考分足够高,直接报考提前录取批次的教育部所属的师范大学的公费师范生,包括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这样,本科毕业后,就直接分配回生源所在地做中学老师了(具体见各招生大学的公费师范生招生简章及各省与考生签订的具体协议)。

或者,分数能上“985”名牌大学的话,那么,就选你最喜欢的大学,报考与中学课程相关的专业,再努力考过教师资格证书,提高做教师的综合素质,毕业后也可以通过应聘的渠道当老师。现在,很多名牌中学也开始面向“985”等名校招聘优秀毕业生,但是,非师范名校毕业生当中小学老师的竞争也是非常激烈的。

如果你分数一般,只能上一本的省属大学,甚至是二本的学校,建议你报师范类,这样,离教师这个行业会更近些。

☆ 第三步,找出你所喜欢的未来就业或读书的城市。

☆ 第四步,通过优选,进行排列组合。

职业——专业——学校——地域;或者职业——专业——地域——学校。最后,按照高考志愿表的要求,排列出学校的顺序和每个学校第二、三、四等其他专业的顺序填表即可。

其实大多数考生,还没有明确的职业“脸谱”,没有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那就先选择合适的专业吧。


2.专业优先原则

最适合以下三类学生:

☆ 专业特长明显的考生

例如,就是喜欢数学、或物理、或外语、或经济、计算机…… 那么报志愿时就要从这些学科相关的专业出发,在分数有可能达到的范围内,进行排列组合。如:专业——学校——地域——职业,再根据孩子其他方面的个人喜好,进行优选,最后,按照志愿表的要求,排列出学校的顺序和专业的顺序即可。

☆ 高考分数较低的考生

如果你的分数只是能考取一般应用型大学,特别是民办学院或者高职(专科),那么专业就比什么都重要了。

第一,一定要选择自己喜欢的;第二,选择技能性强的,最好不选择没有门槛的专业。也就是说,当你毕业后求职找工作时,你的学校没有竞争优势,靠的就是这专业的一技之长了。

☆ 按专业平行投档的考生

也就是新一轮高考改革实行按专业类平行投档的省份的考生。例如先行试点的浙江省,2017年开始,高考录取不分批次,实行“专业类+学校”平行志愿,按专业平行投档。其实,这就是“专业优先”,这一高考录取方式是一项重大改革,因为在此之前的浙江以及现在的其他省份,录取一律是按学校顺序(或平行)投档的,也就是“院校优先”。


3.学校优先原则

最适合学科特长不明显的学生。

此原则最适合那些学科特长不明显,什么科目都好,或什么科目都不太好的考生,其实,这样的学生是大多数。

☆ 成绩优秀,没有弱科的考生

如果孩子的成绩优秀,没有弱科,总分能上名牌大学的话,那么报志愿时就要遵循学校优先原则。因为,社会上用人单位对毕业学校的评价,实际是有等级标准的,在招聘时,经常会有单位对毕业学校有硬性要求,越是人人都向往的单位,越是如此。

☆ 成绩中上,各科均衡的考生

这样的考生,什么学科成绩都不突出,没有最强的,也没有最差的。往往什么专业都可以,那就把学校放在首位吧。

总之,本科是你的第一出身,一辈子也无法改变,因此需要倍加重视。当学校与专业不可兼得时,如果能上名校,专业可不必太纠结。因为,学什么不一定就做什么,即专业与职业并非一一对应。另外,你打算本科毕业就工作吗?这一切,上大学和工作后都还存在很大的变数。


4.职业、专业、学校均无特殊要求

★★那就地域优先吧★★

在哪里上大学真的很重要!无论是文化底蕴,经济活力、政治视野、同学人脉、还是就业机会,大学四年绝对会影响你的一生。莘莘学子对自己理想大学的所在地都有惊人相似的排序,首先是北、上、广、深等国际大都市;其次是直辖市、发达地区的省会城市以及非省会但发展非常好的城市,如厦门、青岛等国内中心城市,还有西北、西南、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三是不发达地区的省会城市及沿海地区的非省会城市;最后才是不发达地区的非省会城市。所以,越是热点的地方,同类的专业和学校录取的分数就越高。

因此,报志愿时,专业、学校和地域三者都能兼顾、都能满意的考生实在是幸运的,但毕竟是少数。对于大多数考生而言,三者是不能同时满足的,究竟该怎样取舍呢?还请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参考“四个优先原则”进行排序组合。

高考成绩只是预赛结果,决定你能上哪些大学,而报志愿才是决赛,选择你要上哪几所大学,录取就是最后的唯一。


希望正在准备填报志愿准备工作的家长们,看完小升的介绍能理清思路,找到头绪。